石竹(學名:Dianthus chinensis L.)又稱石菊、繡竹、常夏、日暮草、瞿麥草等;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石竹因其莖具節,膨大似竹,故名。分布于俄羅斯、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北方、南方等地,生長于海拔10米至2700米的地區,多生長在草原及山坡草地,已作為觀賞植物由人工在世界范圍內引種廣泛栽培,培育出大量栽培種。
多年生草本,高30-50厘米,全株無毛,帶粉綠色。
莖由根頸生出,疏叢生,直立,上部分枝。
葉片線狀
披針形,長3-5厘米,寬2-4毫米,頂端漸尖,基部稍狹,全緣或有細小齒,中脈較顯。
花單生枝端或數花集成聚傘花序;
花梗長1-3厘米;
苞片4,卵形,頂端長漸尖,長達花萼1/2以上,邊緣膜質,有緣毛;
花萼圓筒形,長15-25毫米,直徑4-5毫米,有縱條紋,萼齒披針形,長約5毫米,直伸,頂端尖,有緣毛;
花瓣長15-18毫米,瓣片倒卵狀三角形,長13-15毫米,紫紅色、粉紅色、鮮紅色或白色;頂緣不整齊齒裂,喉部有斑紋,疏生髯毛;
雄蕊露出喉部外,花藥藍色;
子房長圓形,花柱線形。
蒴果圓筒形,包于宿存萼內,頂端4裂;種子黑色,扁圓形;ㄆ5-6月,果期7-9月。